前面小學生跟大家一起聊過陳皮普洱,小學生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,就是很多茶友對陳皮普洱中的普洱好像興趣不大,但是對陳皮的興趣很大。
可能也是跟小學生提醒大家在選陳皮普洱的時候,更要關注陳皮的質量,而不是普洱的質量。雖然其中陳皮占比比普洱少很多,但是陳皮的價格實
際是更高一些的。畢竟歷來就有一兩陳皮一兩黃金的說法。雖然現在的普洱茶價格也很高,但是基本都是名山名寨的古樹,這種普洱不會用在陳皮
普洱的原料中的。今天就跟大家詳細聊一下陳皮的那些事。
一,什么是陳皮
首先要和各位茶友說清楚,小學生并不懂中藥或者養生的問題,所以這段關于陳皮的定義是從其他地方引鑒來的。最早《本草經》中對陳皮的
叫法是橘柚/橘皮,并非陳皮,到漢代《名醫別錄》中陶弘景說:放的陳久和半夏一點好,也就是最早的陳久論。陳皮的命名也是這樣演變來的,
“三年為果”說的就是橘皮在三年內只能是果,過了三年才有藥用。而且新的橘皮具有烈性和燥性,陳化之后就沒有這些問題了。
二,陳皮的品種
其實正常理解,所有的橘子,柑類皮曬制三年就都可以稱為陳皮,中國藥典中確分了兩類,一類是“陳皮”,另一類是“廣陳皮”,其中的廣陳皮
就是指新會陳皮。這里就可以看出新會陳皮的特殊性,至于其特殊性,主要還是來源于其藥理效果,這里咱們就不多談,總之大家可以粗略的理解
為,新會陳皮更好。至于新會的陳皮為什么好,主要是兩個原因,一是地理因素,二是品種。首先新會陳皮的核心產區目前市面上比較公認的是
五大核心產區,即茶坑,天馬,梅江,東甲和西甲。這里有三水通融的水土特色,土地成分,水分,有機物質等都比較豐富,而且這一地帶氣候溫和,適合陳皮的存儲,而且一般當地一些農戶還很大程度的保留了太陽生曬的工藝方式,而不是機器烘干,所以從環境及工藝上,新會陳皮就
已經領先一截了。再說品種,這也是新會陳皮質量更優的一個很重要原因,新會所產用的是一種橘子的變種,叫“茶枝柑”,相比其他產地,茶枝
柑有更豐富的油室儲存揮發性物質。除了新會地區,國內的陳皮產地還有很多,比如廣西,湖南,湖北,江西,浙江,四川等地均有陳皮生產。其中廣西皮的產量是最高的,占整個陳皮市場份額的大概六七成這樣,而被認為最好的新會陳皮只占市場份額的不足三成。
三,如何分辨道地產區新會陳皮
1,看外皮,新會皮外皮一般有明顯的豬鬃紋路,棕眼凹陷明顯,而一般的外地皮表皮相對光滑平整,凹凸感不那么明顯。
2,看內囊,新會皮的內囊比較容易脫落,有松動的棉花狀,而其他地方的陳皮一般內囊緊致不易脫落。
四,如何分辨工藝皮
1,看顏色:天然的陳皮越久,顏色越暗沉,并且顏色不一,這是因為光照和翻曬不會做到那么標準,而工藝皮顏色普遍有點發黑或者棕色,顏
色的統一度比較高。
2,氣味和泡水的顏色:天然陳皮氣味單純,香氣主要是陳香味或者藥香味,泡水時,出色較慢,并且湯色一定是金黃透亮的。而工藝陳皮一般味
道比較復雜,有的是茶葉味,有的是霉味,泡水后出色比較快,顏色一般很難見到金黃色,普遍以棕色,紅色甚至發黑的顏色